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 : 首页 > 最新资讯

1959年,北影厂发现两位潜力女星,一位是谢芳,另一位比谢芳更美

更新时间:2025-10-28 18:50:40 点击:目前没有统计

1959年,有两朵青春靓丽的“小花”,走进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大门。

她们中,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谢芳。

图片

她还未拍电影,就已经在圈内出了名。

因为1959年,大明星崔嵬筹拍电影《青春之歌》,有许多大明星,都对片中的女主角林道静,情有独钟。其中最有竞争力的,是白杨和张瑞芳。

图片

她们一个是《青春之歌》小说原著作者杨沫的胞妹,一个是崔嵬结识已久的老战友。都属于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,人脉关系没得说,演技更过关。

但崔嵬却狠心拒绝了她们的请求。主要是年龄不合适。毕竟,在《青春之歌》中,林道静出场时还只是个未经世事的纯真少女。而白杨和张瑞芳呢,当时一个38岁,一个40岁,明显超龄了。

图片

白杨为得到林道静一角,还曾专门拍了定妆照。但有一说一,扮相的确不讨喜。

所以崔嵬从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武汉歌剧院,找来了年仅24岁的谢芳。

顿时引发热议。

但谢芳也不负众望,在大银幕上,非常生动鲜活地呈现出了林道静的青春形象。

图片

出道即巅峰。

那一年,当谢芳以一头齐耳短发,身着素色旗袍,外搭一件红色开衫的经典造型,出现在大家面前时,曾惊艳过多少人的视线?

图片

所以1959年,电影《青春之歌》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片上映后,谢芳一跃成为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精神偶像,同时也成为璀璨星空中,最为耀眼的那颗新星。

但很多影迷所不知道的是,其实在同一年,另一位女演员,也是北影厂力捧的新秀。

她的年龄,比谢芳更小,容貌也比谢芳更美。

但因为各种原因,她未能体会到像谢芳那样一夜爆红的荣耀。

她,就是俞平。

图片

后来,她虽然也出演过众多优秀影视作品,也曾经红极一时,却始终未能成为万众瞩目的顶流女星。

而她的人生故事,跟谢芳相比,也是百转千回。

一、

谢芳出道前的经历,很多媒体都做过详细报道,但俞平的却没有。

这多少显得有些神秘。

我们只知道,她出生于1940年2月16日,出生的地点,是重庆北碚。祖籍是安徽蚌埠五河县。

1949年,在她9岁那年,她因父亲工作调动,而随家人迁往南京。

再过十年,也就是1959年,俞平从南京八中毕业的时候,就碰上了北影厂演员剧团正准备培养新生力量,于是她被招为学员。

图片

运气够好的,是吧?

但还是没有谢芳好。

谢芳一出道就是“众星捧月”的大女主。于洋、秦怡、康泰、于是之、秦文、赵联等大明星,都来为她演配角。

俞平虽说也接到了出演重点影片《红旗谱》的机会。

可分配给她的角色,却是个戏份不多的配角“春兰”。

图片

尽管《红旗谱》剧组同样星光闪耀,但这部电影重点突出的是扮演朱老忠的崔嵬。“清新小花”俞平的风采,很容易被大明星的光芒所掩盖。

不过事实证明,俞平的确是有表演天赋的。

这一点,我们从她在电影《红旗谱》中的表现,就可见一斑。

其实电影《红旗谱》当年也曾被列为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影片之一。但由于各种原因,延迟了拍摄日期,直到1959年的夏天才开始筹备剧组。而选择演员的工作,也在这一时期,开始展开。

图片

所以,如果《红旗谱》的开拍能够再提早一些,并确保在1959年与观众见面的话,那么俞平的星光,是否也会和谢芳一样耀眼呢?

但时运这件事,很难说得清。

俞平在电影《红旗谱》中出演春兰一角,虽然出场不多,但她的表演,却是那么的朴实、自然、含蓄、内敛。就演技而言,并不像一个初登银幕的青涩新人,而是很沉稳大方。

图片

想想看,她当时只有19岁,可是与崔嵬、葛存壮、赵子岳、凌元、赵联、安震江等成熟演员相比,她的表演同样游刃有余,仿佛胸有成竹,很有经验的样子。

咱们就拿“春兰”出场的那场戏来说,她的表现,是多么的鲜活灵动?

图片

春兰听说自己的“对象”运涛家来了贵客,出于好奇来串门。她进门时是大大方方的,并无扭捏之态。但到了里屋的门边,面对一屋子人审视的目光,她本能地害羞起来。可她看人的眼神,却并非怯生生,只是在形体上,体现出了一个农村姑娘自然而然的羞怯情态。

图片

这时导演给了春兰一个近景镜头,画面中的姑娘,是多么娇俏、美丽、温和,如一道光,瞬间点亮我们的视线。

俞平在这场戏里的表现,是准确的——眼睑低垂下来,躲开众人的目光,但嘴角的笑容,却又透露出她心底的秘密。这屋里,有她心爱的运涛,也有她尊敬长辈。那种少女特有的羞涩表情,被定格在了光影之中。

图片

电影《红旗谱》一拍就是一年多是时间,直到1961年7月,才在全国公映。而这时,谢芳已经成为大明星,俞平还只是声名鹊起。

图片

但她的表演潜能却得到了北影厂上上下下各级领导的认可。所以,她很快就成为了“当家花旦”之一。

1960年,她在魏荣执导的《耕云播雨》中挑起大梁,出演了女主角肖淑英。

图片

1961年,谢铁骊执导《暴风骤雨》,选择的演员,全都是实力派,像于洋、高宝成、鲁非、李百万、赵子岳、葛存壮、安震江、吴素琴等,俞平也在其中,出演苦大仇深的童养媳刘桂兰。

图片

虽然同为穷苦人家的农村姑娘,但俞平在春兰和桂兰的身上,却赋予了不同的色彩。春兰是明丽的,如和煦的春风。而桂兰则是忧郁的,似朦胧的秋月。

而且俞平给两个角色设计的眼神也不一样。春兰是温和坦然的,而桂兰的眼中,则更多了几分隐忍和倔强。

图片

与谢芳拍完《青春之歌》沉寂了好几年所不同的是,俞平是戏约不断。

1963年在电影《汾水长流》中出演了孙玉兰,1964年又在电影《小二黑结婚》中出演了小芹。

图片

《小二黑结婚》中的小芹

清一色全是农村姑娘的形象。可见她认准了这条“赛道”,并且绽放异彩。

图片

《汾水长流》中的孙玉兰

可就算她演了这么多角色,却还是不及谢芳再回归时所引起的轰动。

1963年,谢芳继1959年出演《青春之歌》后,又接到了大导演谢铁骊的邀请,在《早春二月》中出演女主角陶岚。与她配戏的,又是孙道临、上官云珠、高博等,这样的大明星。俞平也在其中出演了角色,那个出现在陶岚回忆中的同学方萍,寥寥几个镜头,一闪而过。

图片

谢芳与俞平在《早春二月》中同框

1964年,谢芳又演了谢晋执导的《舞台姐妹》,又是超强卡司。这等待遇,令其他年轻女演员,所望尘莫及。

图片

而俞平在这一年其实也主演了一部电影,那就是《小二黑结婚》。并且她在其中的表现,质朴清新、细腻传神。她精准地捕捉到了小芹对自由恋爱的羞涩与坚定,将角色内心纯真的情感与反叛的勇气融为一体,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演绎,成功塑造了一个勇敢追求幸福、生动可爱的经典农村新女性形象。

图片

我发现俞平与谢芳在表演上最大的区别,就在于更为自然松弛。但《小二黑结婚》上映后的影响力,却远不及《早春二月》和《舞台姐妹》所引发的巨大反响。

所以,俞平和谢芳相比,究竟差哪儿了?

差的也许就是一部能够引发全民热议的现象级作品。

图片

谢芳在《早春二月》中

大概也正因此,谢芳在1962年,仅凭一部《青春之歌》便成功进入“22大明星”的行列,而接连出演了好几部电影的俞平,却榜上无名。

图片

谢芳明星照

这下,两人的咖位,就更加不一样了。

时间进入70年代,昔日两大“花旦”的比拼,仍在继续。

二、

1973年,北影厂决定将经典影片《南征北战》进行重拍,导演是成荫和王炎,而在选择出演赵玉敏这个曾经张瑞芳饰演过的经典角色时,领导指定了俞平。

图片

俞平在《南征北战》中

这时俞平的表演风格,与之前相比,有了非常大的改变。她眼神坚定,台词铿锵,动作有力,具有明显的“舞台化”的痕迹。这当然是当时的形势对一位演员所提出的要求。但俞平似乎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点。

图片

俞平在《芒果之歌》中

所以紧接着,她又演了《芒果之歌》中的夏彩云、《青春》中的向晖等带有“符号化”特征的角色。但这些角色又因为性格扁平化,而最容易被观众所忘记。

图片

俞平和陈冲在电影《青春》中

谢芳在1976年主演了恩师崔嵬所执导的电影《山花》。她也试图改变自己,但并不成功。首先电影拍得很“拧巴”,与同期其他电影相比,显得毫无特色。其次让演惯知识女性的谢芳,来饰演一个战天斗地的农村妇女形象,这对她来说,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。

图片

谢芳在《山花》中

所以,谢芳的表演也很“拧巴”。她一方面想要表现出女主角山花的英姿飒爽,但另一方面她引以为傲的书卷气,又成了她塑造这个角色最大的障碍。所以演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,也就很好理解。

难怪后来有网友说,如果这个角色由俞平来饰演,可能会更容易令观众所接受。她在当时几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刚强的“铁娘子”风范,着实令人刮目相看。

图片

但其实俞平的适应能力非常强。

1976年之后,当电影表演风格从“样板戏”时代的“三突出”,变得更为贴近生活、回归现实时,俞平又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状态。在《李四光》、《恶梦醒来是早晨》、《叛国者》、《魂系蓝天》等这几部电影中,她就追求更为真实的人物塑造。

图片

从夸张的表演到生活化,她的过渡相当自然。

谢芳此时也回归了自己所熟悉的戏路,《泪痕》的中的孔妮娜一角,就使她重拾起表演信心。并且给观众的感觉,是她的实力,并没辜负大家对她的信任。

图片

谢芳在《泪痕》中

可接下来在两部电影《第二次握手》和《李清照》中的表演,却接连遭到观众“吐槽”,又使她回到尴尬的境地。

图片

谢芳在《第二次握手》中

所以,谢芳演艺事业的巅峰状态,就永远停驻在了60年代接连主演三大佳作的时期。

此后,她也出演过一些影视作品,但能被影迷们数得出名字来的角色,又有几个呢?

而与谢芳不同的是,俞平在80年代却迎来了自己演艺创作的高峰期。

尤其是在几部电影中出演女主角,将她的表演实力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图片

无论是电影《恶梦醒来是早晨》中善良又无私的陈静兰,还是《心弦》中救助志愿军小战士的异国母亲阿妈妮,亦或是《魂系蓝天》中冷峻而坚强的发动机总设计师方洁,她都赋予了角色别样的风采。

图片

虽说这几部电影,在市场上都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,但俞平的演技,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誉。都夸她呈现出了角色坚韧、包容的特质,而且情感层次丰富。

图片

所以俞平的戏路,无疑比谢芳更加宽广一些,只是吧,她就是没能遇上像《青春之歌》、《早春二月》、《舞台姐妹》等这样的现象级作品,也没有遇到像“林道静”、“陶岚”、“竺春花”等这般“万绿丛中一点红”的醒目角色。

图片

俞平和谢芳的差别,似乎也并不仅限于演艺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。她的情感经历,也比谢芳也更加曲折。

三、

我觉得谢芳的幸运,不只是她在最佳年龄段,遇上了几个最能展现她闪光点的好角色,而且还表现在她在人生伴侣的选择上。

她与张目,是中南文工团时的同事,两人还是《货郎与小姐》、《小二黑结婚》等歌剧中的搭档。更重要的是,张目还是谢芳的初恋。两人于1957年结为夫妻。此后几十年一直携手并进,恩爱不离,成为演艺圈为数不多的“神仙眷侣”。

图片

2022年12月25日,张目在北京离世。两年后的2024年12月19日,89岁的谢芳也随丈夫而去。

俞平则有过两段婚姻。

据她的好友、蚌埠作家祖光益透露,俞平拍完电影《红旗谱》后没多久就步入了婚姻殿堂。但其第一任丈夫究竟是谁,一直讳莫如深。

图片

并且这份婚姻显然并不如意。俞平甚至还曾遭遇家暴,因此俞平果断地向丈夫提出了离婚。

此后她单身一人,生活了很多年,直到一个“才子”的出现。

1975年,北影厂召集了全国20多位编剧齐聚北影招待所,争取创作出适应形势的电影剧本。单安徽省,就来了9位作家,像鲁彦周、江深等都在其中。另外还有一位,在安徽文坛也很有名气,他就是当时已经44岁的萧马。

图片

左起:萧马、白桦、范曾、韩瀚

萧马很有才华,又会写书,又会拉小提琴,还会做翻译,所以早在文工团时期,就很受姑娘的青睐。女演员贾琳就是其中之一。她甚至把“我要嫁给你”几个字,写在一张纸条上,偷偷地夹在一本书里,送给萧马。

图片

贾琳在电影《柳湖新颂》中

后来在贾琳的主动追求下,萧马与贾琳结婚,婚后生下一儿一女,大女儿后来也成为了作家。她就是大名鼎鼎的严歌苓。

但萧马这个人追求浪漫,所以这份婚姻,让他感觉到有些死气沉沉。

1975年,萧马在北影招待所参与创作表现治理淮河的电影剧本《巨澜》时,与刚刚拍完《南征北战》进入到该剧组的俞平相识。

图片

俞平在《巨澜》中

两人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,迅速坠入爱河。

但这事遭到了萧马的女儿严歌苓的强烈反对。她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:我朝着北京的方向给你跪下,求你不要这样对妈妈。

但沉浸在热恋之中的萧马并没有因女儿的话而回心转意,反而有8年的时间,都没有回过一趟家。

我想这时的俞平,心里也一定很不好受。毕竟因为她的出现,直接伤害了另一个女人,和一个家庭。

但当“真爱”来临,谁又能控制得住感情的潮水呢?

图片

电影《恶梦醒来是早晨》剧照

这事的最终结果,是贾琳在儿女的劝说下,终于忍痛放手。但实际上她的心里仍然爱着萧马。她甚至想,如果再来一次运动就好了,他又会变成“臭老九”,那样就没人再要他了,只有回到我的身边。

图片

贾琳

而严歌苓对俞平的态度,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呢?大概是被俞平的个人魅力所吸引。她说,父亲又遇到了一个女人,一个比母亲还要美的女人,事业心和工作能力都很强。

1981年,在由严歌苓担任编剧的电影《心弦》中,出演女主角阿妈妮的演员,就是俞平。

图片

俞平在《心弦》中

1982年,萧马和俞平结婚。这年萧马52岁,俞平42岁。

可以说两人为了“爱情”,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。

而婚后两人的感情很好。萧马还曾专门根据俞平所擅长的戏路特点,专门为她度身打造了一个电影剧本,叫《铁梨花》,以帮助爱妻登上演艺巅峰。可惜由于种种原因,剧组未能成立,此事成为一种遗憾。后来严歌苓将这个剧本改编成了电视剧,由陈数、巍子领衔主演,还曾引起不小的反响。

图片

可惜电视剧《铁梨花》播出的时候,萧马已经身体抱恙,第二年,也就是2011年10月10日,就在北京病逝了,享年81岁。

俞平在90年代还曾参演过《血祭黄沙镇》、《泪洒台北》等电影,作品品质一般,俞平所扮演的角色,也未能给大家留下较深的印象。

图片

萧马离世的时候,俞平已经71岁。她未再成家,自己一个人,过着平静的、深居简出的生活。她没有儿女,但有书本相伴,日子倒也逍遥自在。

如今算起来,俞平也有85岁了。据熟悉她的人透露,她已满头银发,但气质依然优雅。

图片

俞平无疑是个优秀的演员。颜值和演技都不输同时出道的谢芳。但在演艺圈,成就的高低,往往并不单单取决于颜值与演技,机遇、时代背景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力都扮演着关键角色。两位艺术家同样优秀,但谢芳凭借《青春之歌》等划时代作品深入人心,契合了当时的文化需求。而俞平也凭借实力在光影中留下了独特印记,只是艺术道路上的星光,有时却需那一点天时地利的交汇。

最近发表
热门文章
随机tag
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