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翁倩玉的代表作,很多人或许会想到《祈祷》:“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,多少祈祷在心中。让大家看不到失败,叫成功永远在……”这首由日文歌改编的经典名曲,歌词十分优美而温暖,是由翁倩玉的父亲──知名制作人翁炳荣(1923-2018)填写。
翁倩玉有许多歌曲,都是由父亲重新填词演唱。
翁倩玉说,这首歌是她从小就听过的摇篮曲,因为从小旅居日本,当时她就只是把歌词背下来,并不是很能体会字里行间的意义。
翁倩玉和父亲翁炳荣
但随着人生经验的累积,经历过象是震灾、疫情等等影响全球无数人的天灾人祸,此刻她更能理解歌词所欲传达的“祈祷”与“祝福”。
不过真正让她广为人知的歌曲是《正大综艺》1990年在CCTV开播的主题曲《爱的奉献》。
当时谢国荣在1989年邀请翁倩玉的父亲担任正大综艺董事长(不是正大集团)。
翁炳荣亲自为《正大综艺》主题曲《爱的奉献》作词,并请他的日本朋友宫本一作曲,女儿翁倩玉来演唱。
随着《正大综艺》的热播,《爱的奉献》也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。
当年,在日本流行歌坛曾经活跃着四位华人女歌手,翁倩玉、欧阳菲菲、邓丽君(1953-1995)和陈美龄,其中翁倩玉去日本是最早的。
左起:齐秦、邓丽君、翁倩玉
【童年的语言密码】
1950年1月24日翁倩玉生于中国台湾台南县柳营乡,两岁时随父母和哥哥移居日本。
"别人总夸我有语言天赋,其实最初这对我来说是个负担。"
她回忆起在东京成长的童年。
"家里规定必须说闽南话,那是父亲的坚持;在学校要学普通话;和邻居孩子玩要说日语;还有位严格的英国家教。四个语言系统在我小小的脑袋里打架,经常半夜做梦都在切换频道。"
翁倩玉笑着说:"最困扰的是,每个语言都代表着不同的身份。说闽南话时我是孝顺的女儿,说日语时我是活泼的学生,说英语时我又要变成优雅的淑女。有段时间我特别困惑,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?"
这个困惑在她8岁那年得到了解答。"那天陪朋友去东京日葵剧团试镜,我紧张得一直捏着衣角。谁知制作人发现我会四种语言后,眼睛顿时亮了。"
翁倩玉模仿着当时制作人惊喜的表情,"他说:'这孩子是个宝啊!'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这些让我困扰的语言能力,原来可以成为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钥匙。"
就这样,8岁的她成为东京日葵剧团的童星。
10岁时,被日美合拍影片《大海啸The Big Wave》(1961)剧组相中,在片中演了一个重要角色。
之后又以特约演员身分,在富士电视台的儿童电视连续剧《三太物语》中扮演花子。
电视剧《明天的家族》宣传照,翁倩玉和佐野周二
14岁时,她又在NHK电视台演了电视连续剧《明天的家族》,其后在日本的许多古装电视剧中担任主角,演出超过100集。
提到初恋,翁倩玉的语气变得格外轻柔,仿佛怕惊扰了尘封的记忆。
翁倩玉和岛和彦
15岁那年,她在台湾码头遇见了初恋。
当时好莱坞电影《圣保罗炮艇The Sand Pebbles》 (1966)正在台湾取景,而翁倩玉为了见偶像——片中的主演史蒂夫·麦奎因Steve McQueen(1930-1980),特定跑到外景地去看他。
年轻时的秦沛
电影《圣保罗炮艇》 (1966)宣传照,右为秦沛
不料却遇到了李翰祥(1926-1996)“国联”公司的秦沛,因为秦沛也参加了其中的演出。
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,一起吃饭、看电影,做着所有情侣都会做的浪漫小事。
但那时两人太年轻,各自忙着事业,又隔着那么远的距离……最后也不了了之。
毕竟年轻的爱情终究敌不过现实。秦沛回到香港发展,翁倩玉在日本打拼,隔着大海的思念,两人也不得不面对现实。
【事业上的荣光】
这段时期,翁倩玉除了涉足电视剧外,她还为日活电影公司拍过7部影片,其中的《青春阿哥哥》是她首次担任女主演的影片,该片上映后反响不俗。
16岁跟随声乐家松田敏学习声乐,奠定未来成为大明星的基础。
她的歌喉被当时日本最具权威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看好,16岁那年录制了第一张唱片《黄昏的红月亮》,50万张唱片一售而光,并因此获日本金唱片奖,从此演唱合同滚滚而来。
1970年,红遍日本娱乐圈的翁倩玉应邀回台北发展,当年主演了“中影”的《小翠》(1970)和《万博追踪》(1970)等片。
这时的她在事业上势如破竹。1971年,她在喜剧片《真假千金》(1971)中把千金小姐演得娇媚、俏丽、聪慧、可爱,获得第10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。
电影《真假千金》(1971)中国台湾版海报
说到这儿,她微微摇头:“其实当时根本没想过会得奖,就是想把每个角色都演好。”
1973年她因主演文艺片《爱的天地》(1973)获第19届亚洲影展“感人演技”奖。
电影《爱的天地》(1973)中国台湾版海报
她为在《雨中的追忆》(1974)中演好哑女这一角色,曾先在东京盲哑学校参观、学习,然后去台湾拍片。
她庆幸对哑女角色的创造,她说:“不能用语言表达,可以把内心的想法用眼睛、面部表情和手势表达出来,对自己的表演是一次挑战。”
翁倩玉和林青霞
翁倩玉凝视着自己的双手,"直到现在,我偶尔还会用那个手语。它提醒我,表演的本质是传递真情,而不是炫技。"
另外,她主演的影片还有《无价之宝》(1972)、《一家人》(1973)、《烟雨》(1975)、《誓言》(1978)、《黄埔军魂》(1978)等。
翁倩玉和邓丽君
【成功之后的代价】
对于当年一起在日本打拼的好友邓丽君,翁倩玉说两人相识甚早,彼此的缘分是因对方先翻唱了自已的歌曲《再会吧!十七岁!》,之后翁倩玉到台北拍摄电影《小翠》,两人才首度见面。
“是她把这首歌唱红起来,后来邓丽君来日本发展,我们也常在电视节目同台演出”。
翁倩玉和陈美龄
提到两人间的情谊,翁倩玉表示:“她是个很好的人,虽然我们工作都很忙,但有次她去美国接受歌唱训练,回来之后特别亲自录了一个卡带给我,对我说这个很好,教我如何正确发声warm up,后来我都先用这个来暖嗓练声音,不过有次我不小心把录音带弄丢了,特别打了电话给邓丽君说‘I’m sorry!’她回我弄丢了没关系,我再录一个给妳,马上重录好又寄来给我。”
翁倩玉和山口百惠
1980年,翁倩玉以《爱的迷恋》一曲一举拿下日本唱片大奖的最高大奖、富士电视台FNS音乐节的歌唱奖、朝日电视台音乐节的评审团大奖、GOLDEN CANARY的铜牌、横滨音乐节的年度大奖 和 新宿音乐节的RADIO音乐奖,集满六大满贯,声势横扫全日本。
日本拼盘卡带封面——右边中间为翁倩玉,右边最上则是山口百惠,当时拼盘卡带上基本都有她和山口百惠的歌
拼盘CD封面,左边从上到第二位就是翁倩玉,右边最上则是山口百惠
而且同名唱片发行240万张,创当年日本唱片销售量的最高纪录。
翁倩玉也迎来了事业的最巅峰。但光环背后,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。
"最疯狂的时候,我一天要赶三个通告,早上在北海道,下午在大阪,晚上又要飞冲绳。"
翁倩玉和西城秀树
她轻轻摇头,"经常在保姆车上换衣服,在飞机上背台词,在休息室的角落里打点滴。有次在冲绳演出完,我直接晕倒在后台,醒来时看见工作人员在哭,才知道自己休克了10分钟。"
那次经历让她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。
"在医院躺了3天,我看着窗外的樱花想通了一个道理:生命比事业珍贵,健康比名利重要。从那以后,我学会了说'不',学会了给自己留白。"
接着,她为电视剧《阿信》(1983)唱了主题曲。她的《借玉情怀》唱片,很受欢迎。
电视剧《含羞草》(1987)每集的片头都有她唱的主题曲,她那温婉深情的歌声使《含羞草》更加鲜艳夺目,她颂扬着在重利轻义的社会中,被人们忽路了的洁身自爱的品性,她呼唤着在人际关系疏离时代,用仁爱、宽容去维系世人之间的感情。
翁倩玉和铃木洋树的结婚照
【迟来的婚姻】
42岁那年,翁倩玉终于披上婚纱。
"结婚那天,我感觉自己像一只终于找到栖息地的候鸟。"
翁倩玉和铃木洋树的结婚照
提起她这一生唯一的一次婚姻,她的眼神依然温柔,"铃木洋树是个很细心的人。他会在我熬夜创作时默默放一杯热牛奶,记得我不爱吃葱,会把我随手画的素描精心装裱起来。"
铃木洋树的职业是画廊经纪人。两人于1991年5月22日结为连理,但二人的感情篇章已有了23年。
翁倩玉和铃木洋树
1992年,中央电视台播放了《翁倩玉的演唱专辑》。在北京举办的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联欢会上,她是节目主持人又演唱了歌曲。
当年,铃木洋树就读国际基督大学,小他1岁的翁倩玉在上智大学。
翁倩玉和铃木洋树
经同学介绍,他认识了已经成名且令他十分仰慕的翁倩玉。
当时铃木洋树并非出类拔萃人物,尽管他俩很谈得来,但还是无法逾越现实的鸿沟。
后来,铃木洋树去西班牙的国立古拉列达大学读书,留在欧洲发展,精通了英、西班牙和意大利语言。
翁倩玉和铃木洋树
先担任服装买办,后又改行经营画廊,历经创业的艰辛。不久,他结婚并有了女儿。
由于为人处事稳健踏实,画廊生意逐渐拓展至欧美各地。
但不幸的是,事业有成之日家庭却出现了波折,他的女儿因病夭折后,太太也因聚少离多而与他分了手。
翁倩玉和紫茵
1990年5月,翁倩玉在为日本电视台前往西班牙拍摄专题片时,遇上了刚刚离婚的铃木洋树,后者正巧担任该片制作顾问。
千帆过尽,岁月如风,两人再度相逢时已经步入了中年。
翁倩玉和萩原健一
他俩避开新闻媒介的紧迫追踪,紧紧把握住机会使感情迅速发展,经过1年的“正式交往”,两人终于结成眷属。
“那三年真的很幸福,”她的眼神温柔,“每天就像新婚一样,我特别喜欢在家做饭,享受那种平凡的温暖。”
但幸福的表象下,暗流在涌动。
"他在纽约经营画廊,我在亚洲巡演,经常半年才能见一次。”
由于各自事业繁忙,聚少离多,婚后6年他俩宣布和平分手。“说不难过是假的,”她停顿了一下,“但人生总要继续向前看。”
翁倩玉和成龙
她停顿了一下,声音有些哽咽,"离婚那天,我独自在画室刻了一整夜的版画。刻刀划破手指时,我甚至感觉不到疼痛,因为心里的痛更强烈。"
【难得的亲情时光】
翁倩玉除了在演艺圈有着重量级地位,她从25岁开始接触版画,50年来创作不辍,作品《红楼依绿》获日本美术展的西画类特选大奖,为艺术界极高荣誉。
她的作品甚至还被国际大型美术馆收藏,可以说她作为艺术家的成就,完全不亚于演艺工作。
版画成了她最好的疗愈。"用力刻下去的每一刀,都像是在把心事刻进木头里。"
翁倩玉说:"这些版画就像我的日记,记录着每个时期的喜怒哀乐。"
不止如此,近年她还开始经营自己的YouTube影片,分享料理教学、丝巾绑法……等等许多实用又优雅的生活点滴。
2024年,她在东京举办2场爵士演唱会,风靡各界粉丝,接着又马不停蹄为首度接拍的美剧而忙得像陀螺。
翁倩玉在《桑尼Sunny》(2024)中,与西岛秀俊饰演一对母子,在儿子意外失踪之后,她与拉什达·琼斯Rashida Jones饰演的媳妇苏西从一开始的不合到逐渐了解彼此,2人私下更培养出好情谊,“她的表演很自然、真诚,我们还曾一起去爬过富士山”。
电视剧《桑尼》(2024)剧照,翁倩玉和拉什达·琼斯
现在最让75岁的她牵挂的是97岁的母亲。为了陪伴高龄的母亲,她不得不固定往来台北和东京。
"妈妈总爱听我唱歌,有次我连着唱了30多首,唱到嗓子都哑了。"
她模仿母亲用台语说"好了好了,这样够了"的样子,眼里闪着泪光,"每次看到妈妈的笑容,就觉得什么都值得了。"
父亲7年前过世时,她正在海外演出。
"没能见到最后一面,成了我永远的遗憾。"她轻轻摩挲着父亲留下的怀表,"所以现在格外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每个瞬间。这些时光就像珍珠,串起来就是最美的人生。"
此外,翁倩玉也是公认的冻龄女神,她保养得宜,一点都看不出实际年纪,她也不吝跟大家分享冻龄秘诀,开心说:“就是多笑、不要皱眉,然后餐餐吃 7分饱,尽量在晚上8点以前吃完,身体就会变得很健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