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 : 首页 > 名品包包

牛群:55岁裸捐倾家荡产,58岁妻离子散,如今76岁老到认不出

更新时间:2025-08-26 18:26:31 点击:目前没有统计

前阵子刷到网友在北京地铁拍的视频,角落里坐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,卡其色马甲洗得发皱,裤腿上还沾着点没洗干净的油漆印,旧皮鞋的鞋头都磨得发亮。

他就安安静静低头刷手机,不跟人搭话,也没人注意到他 —— 要不是有人指认,谁能想到这是当年 14 次上春晚、跟冯巩搭档的 “国民笑星” 牛群啊?

图片

说真的,看到这画面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。当年他在春晚舞台上多风光啊,跟冯巩一唱一和,《小偷公司》《点子公司》那些段子,全国观众除夕夜里就等着他俩抖包袱。

那时候他走到哪儿都被围着要签名,名气大得能带动地方热度。可怎么一晃眼,76岁的人了,会变成现在这样?这几十年里,他到底走了哪些绕不开的坎?

图片

上世纪九十年代,牛群的日子本该是顺风顺水的。跟冯巩搭伙后,俩人连续 14 年站上春晚舞台,成了观众眼里的 “黄金搭档”。那时候不管是电视台找他做综艺,还是品牌找他代言,排着队送机会,出场费、代言费早就让他攒下了不少家底。按说这时候稳稳当当走下去,哪怕后来慢慢退居幕后,后半辈子也能过得体面。

图片

可牛群偏不。2000 年的时候,他突然跟冯巩说,不能再一起搭档了 —— 他要去安徽蒙城当 “名誉县长”。身边人都劝他,说你一个说相声的,没接触过行政,去了肯定要碰壁。冯巩也拦过,说咱俩好不容易磨合出这么好的默契,再接着干几年多好。可他听不进去,一门心思想着 “有名气就该做点实事”,觉得能靠自己的影响力帮蒙城发展起来。

图片

刚到蒙城的时候,牛群是真的拼。一下子就推进三个大项目:建商贸城、开饮品公司,还接了当地一所聋哑学校,改名叫 “牛群特教学校”。他想着商贸城能拉来商户,饮品公司能带动就业,特教学校能帮到残疾孩子,可他没琢磨过,这些事哪是光有热情就能成的。

图片

商贸城没做过市场调研,周边没什么支撑产业,开业没几天就冷冷清清,铺子开了关、关了开;饮品公司缺研发团队,也没打通销售渠道,最后不光没挣钱,还欠了 460 多万;特教学校更难,他自己掏了不少钱,可后续的教师工资、设备维护都是窟窿,老师留不住,学生的课都快开不起来了。

图片

项目一黄,闲话就跟着来了。有人说他把捐给学校的钱揣自己兜里了,甚至传他贪了几百万公款。牛群这人最看重 “清白” 俩字,急得满嘴起泡,怎么解释都没人信。2004 年,55 岁的他干了件极端的事 —— 裸捐。

图片

不光把家里的存款、房子都捐给了慈善总会,连以后接广告、演出的报酬都提前公证出去,甚至说死后要把遗体捐给医院做研究。这一下是证明了自己清白,可家里的日子彻底垮了。

他老婆刘肃是中戏的老师,以前家里条件好,她身上的首饰、拎的包都是体面的。可裸捐之后,家里连生活费都紧张,刘肃只能把自己的首饰、包包拿去典当,每天买菜都得算着花。其实以前牛群折腾别的事,比如搞摄影买贵器材、办杂志投钱,刘肃都没说过啥,一直默默帮他守着家。

图片

可这次不一样,牛群一门心思扑在蒙城的烂摊子上,顾不上家,连儿子的学费都快凑不齐了。俩人吵了无数次,刘肃的心一点点凉了,2007 年的时候,还是跟他离了婚。

离婚后,牛群想回演艺圈,冯巩够意思,拉了他一把。在自己导的电影《别拿自己不当干部》里给了他个厂长的角色,还想一起再冲一次春晚。可时代早变了,以前的笑点现在观众不买账,春晚的审核也没通过。

图片

后来他去做主持,《崛起在今天》《第一书记》那几档节目里,他说得挺认真,可总感觉跟专业主持人不一样,少了点流程感,镜头也不怎么给特写。慢慢的,就没人再找他了。

现在他住在北京天通苑,那地方人多又杂,房租便宜,好多刚毕业的学生、外卖小哥都住那儿。有人碰到过他在小区门口的超市买菜,跟摊主砍几毛钱的价,手里拎着个旧塑料袋,里面就几棵青菜和一块豆腐;也有人在地铁里见过他,还是那身旧衣服,找个角落坐着,低头刷手机,谁要是认出来跟他打招呼,他也就笑笑,话不多。

图片

有人说他惨,可我觉得,他更像是把自己的人生走得太 “拧” 了。他不是坏人,要是想捞钱,根本不会裸捐把自己的后路全堵死;可他太理想主义了,以为有名气就能解决所有问题,没明白搞项目要懂管理,顾事业的时候也不能忘了家。

当年他在春晚舞台上,给那么多人带来过除夕夜里的笑声;现在老了,褪去了名人的光环,过着跟普通人一样的日子。说不上可惜,也说不上值得,就是觉得,人这一辈子,有时候别太跟自己较劲,稳着点走,顾好身边的人,比啥都重要。

图片

希望76岁的他,能在天通苑的小日子里安安稳稳的,身体好好的,不用再为钱发愁,也不用再想以前的是是非非。毕竟,他也曾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啊!

最近发表
热门文章
随机tag
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