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璇可以说是民国时期最为知名的歌星之一,一首《夜上海》至今都是朗朗上口的金曲。
除了她的歌声,从她曝光的真实容貌来看,在当时她也是一顶一的美人,很多上流社会的精英都很欣赏她。
然而似乎是她拥有太多美好的东西,在家庭和感情生活上,她历经坎坷,总是遇到“渣男”,没有一个好的结局。
被感情伤透了心的她,身体上出现了很大问题,37岁就香消玉殒,成为永远的遗憾。
01
周璇的童年像一出老上海的悲情戏。
1920年,周璇出生在江苏武进一个知识分子家庭,父亲是牧师,母亲是女子大学的才女,家里本该书香弥漫。
可她还没来得及记住父母的模样,命运就开了个残酷的玩笑,大烟鬼舅舅把她拐到金坛县。
从此亲生父母从此成了记忆的影子,六岁时她被上海的周氏夫妇收养,被改名为周小红,开始在陌生城市扎根。
上海的弄堂窄而深,空气里混着饭菜香和煤烟味,周小红在这样的地方长大,学会了察言观色,也发现了自己的嗓子不一般。
邻居们常听她在院子里哼歌,声音清得像晨雾,甜得像蜜枣。
11岁,她被明月歌舞团看中,登台唱了一曲《民族之光》,台下掌声如潮,那一刻她知道,音乐是她的梯子,能爬出苦日子。
1932年,她录了第一张唱片《特别快车》,嗓子还没完全长开,但已经勾住了听众的心。
两年后,她凭《五月的花》火遍上海滩,还在比赛里拿了第二,报纸上不停的夸她,这些赞誉像个预言,注定她要唱出一片天。
1930年代的上海,霓虹灯在夜里闪,舞厅里乐声不断,可街头巷尾总有战乱的影子。
周璇却像一朵开在乱世的花,用歌声点亮了那个灰暗年代。
十七岁,她拍了电影《马路天使》,片里的《天涯歌女》和《四季歌》唱得人心里发酸又发暖。
她的嗓音不刺耳,柔得像春天的柳絮,甜得像刚剥开的橘子,把民国歌曲从硬邦邦的调子带到了一种新味道,成了华语音乐的转折点。
电影里,她演了个歌女,眼神里有对生活的倔强,也有对爱情的盼头,那角色像她自己的影子,苦中带甜,演得让人掉泪。
02
她还拍了其他经典电影,每部戏都像在讲她心里的故事。
她的表演不浮夸,哭戏让人心疼,笑戏又让人跟着乐,到1940年代,她的名字就是票房的保证,影迷们管她叫“民国影后”。
周璇的歌和戏不只是艺术品,更是乱世里的一碗热汤,战火烧到上海,街上常有逃难的人,可她的歌声能让人忘了片刻的苦。
电台里放她的歌,茶肆里聊她的戏,她成了上海滩的符号,像夜空里最亮的那颗星。
周璇的舞台上星光闪闪,感情路上却极为坎坷,她想要个温暖的家,可四段感情,四次摔得粉碎。
她的心像玻璃做的,碎了一次又一次。
第一段,她十八岁,嫁给了作曲家严华,他才华不输她,写过不少电影配乐,两人巡演时好上的。
婚礼上,她笑得像朵刚开的花,以为抓住了幸福,可婚后严华对她冷淡,还在外面沾花惹草。
没多久,她心灰意冷,决然离婚,头也不回地扑回工作,舞台治不了她的伤,但至少让她有地方躲。
第二段,她在香港拍戏,碰上富商朱怀德,他嘴甜会哄,她以为这回对了。
可他是个骗子,把她的钱卷走不说,还把她的心踩得稀烂,她气得在报纸上登声明,跟他一刀两断,可心里的窟窿越捅越大。
之后她爱上了个美术老师,觉得这人老实,能托付终身,1952年,他却因为诈骗和诱奸被抓,判了三年。
她这回不只心碎,连身子骨都垮了,她跟这人有个儿子,叫周伟,可孩子也没能把她拉出深渊。
最后一段恋情更是昙花一现,没开多久就谢了,她每次爱得认真,每次都撞得头破血流。
03
童年的孤单让她太想被爱,可那年代,她的心动却换来男人的背叛,她的情路,像她唱的《天涯歌女》,唱尽了漂泊和无依。
1951年,周璇在拍《和平鸽》时,突然就坚持不住了,她早就被感情和压力掏空,脑子像根绷断的弦。
那年,她住进医院,医生说她得歇着,别再硬撑,可她不甘心,1957年试着复出,想再站上舞台。
可身子不听话,脑部的病来得又急又狠,九月二十二日,她走了,三十七岁,像首没唱完的歌。
她的死震住了上海,报纸头条全是她,影迷挤在街头叹气。
她留下两个儿子,长子周民跟养父母过得平静,次子周伟却为点遗产闹得不太平。
她的身后事有点乱,可她的光辉谁也盖不住,她的歌还在电台响,她的戏还在老影院放,她的名字,成了民国的一页传奇。
周璇的歌和戏,像老上海的一张名片,过了几十年也没褪色。
她的《天涯歌女》和《夜上海》被翻唱过无数次,每次听都像回到那个霓虹闪烁的夜,她的电影被修好重放,银幕上的她还是那么灵动。
21世纪的现在,上海电影博物馆办了她的纪念展,摆出她泛黄的照片和手稿,影迷们挤满展厅,像在朝圣。
还有一部关于她的纪录片上线,讲她的故事,年轻人看得直感慨。
她的艺术不只是好听好看,更是那个年代的缩影,她的歌里藏着上海的繁华和苦楚,她的戏里映着女人的坚强和脆弱。
她用三十七年的人生,唱出了一段不朽的传奇,她的笑,定在老照片里,她的声音,飘在每个怀旧的夜。
信息来源:周璇抖音百科
上观新闻:修订周璇的银幕起点|王莫之